重德  博学  健康  阳光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闻中心 » 教学教研 » 让童心演绎精心 ——听徐静老师执教《白鹅》有感
让童心演绎精心 ——听徐静老师执教《白鹅》有感
发布日期:2021-03-28  浏览量:810

让童心演绎精心 ——听徐静老师执教《白鹅》有感

晴朗的天空,蔚蓝的心情。

如往常一样,我走进师傅徐静老师的班级,但今天的感觉却焕然一新。

今天这节课讲的是丰子恺的《白鹅》,在进行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师傅先让学生自己找到白鹅步态的特点,随后举手回答。她先问学生:“你们明白了白鹅步态的特点吗?”学生有气无力地答道:“明白。”师傅并没有责怪学生的散漫,反而说道:“老师有点不太理解白鹅究竟是怎么走?”

1.jpg

“就是步调从容!”

“大模大样!”

“像京剧的净角!”

“把狗的步态跟鹅的步态作对比!”孩子们七嘴八舌说道。

听到“作对比”这三个字,师傅点点头笑了。她引导着孩子继续说:“既然是作对比,那狗是怎么走的?鹅又是怎么走的?”

“狗走的快,鹅走的大模大样!”学生答道。

2.jpg

我有些疑惑:之前听课时,师傅班里从未出现这样凌乱的回答,今天她不但没有制止,反而接着讲?就在我以为师傅要说两句时,她的做法让我眼前一亮,甚至于大吃一惊。

师傅先点了两个同学的名字,学生似乎也察觉到有些不对了,立刻调整坐姿。师傅开口说:“那就找他们两个演一演到底是怎么走的吧。”两个同学走上讲台,一人演白鹅,一人演狗。第一遍学生似乎有些紧张,没有演出鹅的大模大样。于是,师傅进行了示范,师傅的演绎惟妙惟肖,学生们看了纷纷鼓掌。随后,师傅让这两位学生又演绎了一遍。第二遍他们不仅演出了鹅的大模大样以及看见人时也毫不相让的步态,还加上了鹅的叫声。这样的课堂演绎就好像是个分水岭一样,学生的状态马上回来了!

3.jpg

我发现:接下来的每一分钟,学生回答问题都积极响亮,竞相充当下一次表演的小演员。接下来,徐老师让学生小组讨论找一找白鹅的吃相,并小组合作演一演。这次同学们似乎已经游刃有余了,不仅把鹅吃饭的”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表演出来,更是将“鹅老爷”的高傲展现的淋漓尽致。很快一节课到了尾声,下课铃骤然响起,我在学生们的脸上,读出了意犹未尽的字眼,好像在说:“真想再来一次啊!”

回到班里,我脑子里还在萦绕着刚才的画面,突然就想到:学生的状态不在课堂,不是因为他不够认真,而是他想到了“更有意思的事”,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有意思的事”搬进课堂,让他身临其境,沉入这一节课!徐静老师正是这样,通过别出心裁的课堂设计,让学生的状态迅速回炉,这不仅仅是奇思妙想,更是与我们的备课息息相关!

想到这里,在听课反思一栏,我写下了最珍贵的心得: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每一节课都活起来。

长长舒了一口气,抬头看看窗外的天空:天更蓝了,拨云见日,真是豁然开朗!